contact
院領導何櫟校長作為旁聽代表參加了省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在小組會議中提出了大力發展創意產業的建議。
呂祖善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調結構促轉型謀發展、抓統籌惠民生保穩定,加強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和培育,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增強綜合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如何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落到實處,我們經過專題研究,提出了大力發展創意產業,充分利用浙江沿海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制造業優勢以及民間資金優勢等有利條件,積極引導和推進,建立類似美國灣區高科技長廊的濱海創意產業長廊的大平臺建設的研究,
創意產業是一種以知識和文化發展為本的新型產業,主要包括工業創意和文化創意并將其產業化。我國香港特區采用“創意工業”的說法,臺灣地區則采用“文化創意產業”說法,并將其劃分為 13 個行業:設計業、數字休閑娛樂業、設計品牌時尚業、建筑設計業、視覺藝術業、音樂與表演藝術業、文化展演設施業、工藝業、電影業、廣播電視業、出版業、廣告業、創意生活業。從國際上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其包含了一切以知識和文化為本的產業,包括各種工業創意、軟件設計與開發、動漫、游戲、知識產權以及文化娛樂和文化傳統等等。
“創意產業” (Creative Industries)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首相布萊爾于1997年提出,目的為調整產業結構和解決就業問題,并推動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大力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目前,創意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或地區包括美國、日本、法國、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政府在內大力推動的新興產業,無論產業增長的速度還是帶來的經濟效益都非常的驚人,成為這些國家或地區低迷經濟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成為其創造產值和出口創匯的重要產業,甚至成為國家的最大出口創匯產業(如法國的設計、日本的動漫和美國的版權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2008年創意宣言,明確提出:創意產業是人類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構成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資源。隨著知識經濟和體驗經濟的到來,通過創意或知識而非僅靠勞動力或資本來創造財富,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是全世界經濟振興和迅猛發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說創意產業集中了現代所有新興產業的所有優點,代表了后工業時代的經濟發展方向。是一類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綠色產業,具有融合性、創新性、強輻射性和高附加值性,發展創意產業既是實現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方式轉變的主要途徑,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建設創新型城市或國家的重要內容。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在 2006 年 5 月北京中國科技博覽會上發表講話指出,創意產業每年在全球創造的直接產值為3萬億美元,并以每年 7% 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全球創意產業創造的直接產值將達到8 萬億美元。“創意產業”已不僅僅是一個理念,而是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實實在在的產業。由創意所產生的巨大收益,足以讓發展中國家借助創意產業進行跳躍式的發展。
可以概括地說,創意產業可以使浙江的制造業的微笑曲線向左側延伸,網絡以及全球化和現代物流業等帶來的商業模式的變革可以使浙江的制造業的微笑曲線向右側延伸。不僅可以給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的良好機遇,同時又是一個發展潛力驚人的新興產業。而所有這些,依靠個別的企業單打獨斗不是難以完成就是成本太高,這就需要政府來牽頭,通過產業集聚等方式,構建一個新的產業鏈體系。從而以更低的成本和風險,更大的效益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從浙江產業結構的特點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出發,率先發展、超前發展,大力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
在對國際上創意產業發展的分析、比較基礎上,根據浙江省產業現狀、產業環境及產業前景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在浙江濱海建設一個創意產業長廊的建議以及具體設想和發展路徑。
創意產業是我院針對金融危機的挑戰以及如何進行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等問題包括方向、方法與路徑,在2009年度進行的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